Puppet4的新特性和变化
[“不变"的agent](#“不变"的agent)
激动人心的改进
Puppet4的第一个正式版本于2015年4月15日发布,截止到2016年9月22日,Puppet已正式发布了4.7.0版本。
Puppet4与3.x版本相比有两点不同:很多的变化,很大的变化。毫不夸张地说Puppet4是一个全新的项目!
速度,速度,还是速度
Puppet4使用函数式编程语言Clojure对Puppet Master进行了重写,Puppetlabs公司并为此新建了一个项目:puppetserver。此外,PuppetDB也使用Clojure进行了重写。
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,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性能,官方给出的数据是:
相比Puppet3,Puppet4有2~3倍的性能提升。
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提升!要知道从Puppet2到Puppet3所带来约50%的性能提升,就让我们感动不已了!
在以往的实际生产中,我们遇到过多次来自于master端的性能瓶颈,在一个数千台规模有近百个Openstack集群规模的环境中,我们使用了多台物理+虚拟服务器来作为puppet master节点,管理着大量的服务,一旦遇到高并发的编排任务时,master端的CPU几乎处于100%的状态,超时时间设置为120秒的情况下,仍然会出现不少由于编译catalog超时而导致agent报错的情况。即使我们通过改进代码,水平扩展,组件拆分,参数调优,更换硬件等多种组合办法,但是受Puppet本身的语言性能瓶颈,对于Puppetmaster的性能我们并不满意。而Puppet4从根本上改进了性能问题。
PuppetDB也是主要瓶颈之一,像resource export,virtual resource等高级特性,以及facts,catalog的缓存都会使用到PuppetDB,虽然这些高级特性很炫酷而且也很实用,但是非常非常消耗资源。这使得我们在过去非常地谨慎甚至刻意去削减像Puppet高级特性的使用,这也是PuppetOpenstack社区禁止提交含有这些高级特性的代码的原因之一(另一个原因是有些高级特性无法再单机模式下使用)。
稳定性和鲁棒性的提升
此外,Puppet4一开始就拥有面向服务的架构:
由于Clojure语言的天生优势,拥有良好的并发和互斥控制能力,而且可以使用丰富的Java Library,是作为后端服务开发的理想选择。
Puppetlabs公司开发了一个Clojure框架Trapperkeeper framework:为了支撑长期运行的应用和服务而生,从而保证Puppet服务的稳定性和鲁棒性。
全新的Parser
新的Parser支持lambdas和iteraion!再也不用使用tricky的creates_resources函数了:
全新的parser还直接支持数据类型检查,再也不用stdlib里的validate_string等函数了:
另外一个亮点是直接支持插值式函数调用:
支持链式赋值,代码可以变得更简洁了:
除了以上几点,还有其他诸多特性,受篇幅限制,不再一一举例。
“不变”的agent
目前,puppet-agent仍然使用Ruby来维护。不过JVM可以支持Ruby的Java版本:JRuby。因此在未来,puppet-agent不排除可能会从JRuby过渡到Clojure。
不兼容的改动
Puppet4既然做了重写,因此有大量与Puppet3不兼容的变化。这些细节对于Puppet3用户来说是最关心的地方。
包管理方式的变化
过去,我们需要在服务器上单独安装Puppet,Facter,Hiera,Mcollective等多个组件才能获得相应的功能和特性。
在Puppet4中,安装Puppet不再需要安装多个软件包,而是采用AIO(All-in-One)的方式来简化软件包的管理,例如puppet-agent
中包含以下组件:
Facter 3.4.x
CFacter 0.4
Hiera 1.3.x
Mcollective 2.9.x
Ruby 2.1.5
OpenSSL 1.0.0r
Puppetlabs将这种AIO的包管理方式称之为Puppet Collections(PC),每个PC其实对应着一个软件仓库(repo),为用户提供了Facter/Ruby/Puppet等组件的匹配矩阵。 下表给出了PC中主要软件包中整合的组件。
软件包名
包含组件
puppet-agent
Puppet, Facter, Hiera, MCollective, pxp-agent, root certificates, Ruby, Augeas
puppetserver
Puppet Server,依赖puppet-agent
puppetdb
PuppetDB
puppetdb-termini
PuppetServer与PuppetDB交互的Plugin
要在服务器上启用新版本的Puppet4,只需要执行一行简单的命令:
在基于RPM的系统下使用以下命令:
在基于Deb的系统下使用以下命令:
通过这种集中式的软件仓库管理方式,用户可以移除过去puppetlabs-release中的production,dependencies,devel等多个仓库。
注意 puppet-agent
不会自动升级老版本的puppet
软件包(建议使用deb或rpm来管理软件包的升级)
配置文件/目录的路径变化
软件包的安装目录变更为
/opt/puppetlabs
可执行文件已移动到
/opt/puppetlabs/bin
confdir
从/etc/puppet/
变为/etc/puppetlabs/puppet
ssldir
从$vardir/ssl
变为$confdir/ssl
puppetserver的配置文件放置在
/etc/puppetlabs/puppetserver
mcollective的配置文件放置在
/etc/puppetlabs/mcollective
所有的module/manifest/data从
confdir
移到codedir
codedir
默认路径是/etc/puppetlabs/code
包含
environments
目录包含全局的
modules
目录(可选)包含hiera.yaml配置文件
包含
hieradata
目录
其他路径变化
puppet agent
的vardir
已经移动到/opt/puppetlabs/puppet/cache
rundir
已经移动到/var/run/puppetlabs
Directory Environment
正式启用
Directory Environment
正式启用过去多年的Config File Environment将被正式移除。默认的environmentpath是$codedir/environments
。
以新建一个production
环境为例:
将modules放置到
$codedir/environments/production/modules
将main manifest放置到
$codedir/environments/production/manifests
你仍然可以使用$codedir/modules
作为全局modules,并用default_manifest
设置来配置一个全局的main manifest
。
不再使用Ruby1.8.7
由于使用了AIO的包管理方式,Puppet不再使用系统自带的Ruby解释器,将直接使用Ruby 2.1.5版本。
下一代Puppet语言的改动
重点来了,Puppet4最重要的变化是重写了parser和evaluator,在Puppet 3.x中可以通过在puppet配置文件中开启Future Parser
来使用,在Puppet4中该parser已经成为”present parser“,那么过去的parser正式退出舞台。
新parser包含了迭代,变量类型检查等诸多新特性。并且,新parser对于数值,空字符串和'udenf/nil'比较提供更好的检查机制。
除了核心模块的变动以外,还有一些炫酷的特性。
在PuppetMaster加载新的Puppet代码不再需要重启server服务
EPP(Embeded Puppet)将支持直接使用Puppet来编写inline和基于文件模,不再需要使用ERB,避免用户在Puppet和Ruby之间来回切换。
支持使用Puppet来编写functions。
Puppet Kick
等将被移除
Puppet Kick
等将被移除所有的项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,都会有很多的妥协和不良设计,Puppet项目从2到3很多旧有的特性只是被标记为废弃,并没有从代码库中移除,借助Puppet4版本的重构,大约60000行"technical debt"类型的代码被移除。 较为熟知的有以下:
puppet kick
命令inventory
服务couchDB
facts terminusActiveRecord
stored configpuppet.conf中
master
section
HTTP API的变化
Puppet4中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master和agent通讯的URLs发生了变化。因此Puppet3的agent将无法和Puppet4的server端通信。例如:
在Puppet3中url是"http://localhost:8140/production/node/foo"
puppet doc
和tagmail
被移除
puppet doc
和tagmail
被移除由于puppet doc
命令依赖RDoc,而RDoc与最新版本的ruby不兼容,因此在Puppet4代码中被移除,如果要继续使用,可以通过puppetlabs-strings模块来提供类似的功能。
同理,tagmail
被移除,可以通过puppetlabs-tagmail模块来找到它。
Resource Type/Providers的变化
这里举几个重要的变化:
在Puppet3中,若用户没有设置allow_virtual属性,会有废弃的警告信息,在Puppet4中该警告会被移除,allow_vritual默认会从false变为true。
内部API和实现的变化
这些变化只会影响到Puppet内部ruby方法和库的调用接口,对终端用户的使用没有任何影响。
被废弃的特性
Rack和WEBrick Web服务器被废弃
Rack和WEBrick Web服务器过去常用于开发和简单验证,目前已在Puppet 4.1中标记为弃用,计划在5.0中移除。
主要配置参数
Puppet4有多达200个配置参数,不过用户需要关心的参数大约为30个。这里我们只是简单介绍puppet.conf
中的主要参数。
Agent端
基础参数
server
: Puppet Master的地址,默认值是puppet
ca_server
: Puppet CA的地址,仅在多master模式使用report_server
: Puppet report server的地址,仅在多master模式使用
certname
:node的证书名称,默认使用FQDNenvironment
:agent向master端请求的environment。默认是prodcution
。
运行相关
noop
: agent仅在模拟运行并输出运行结果nice
: 指定agent运行的nice值,防止agent在应用catalog时占用过多的CPU资源report
: 是否发生report,默认为true。tags
: 限制Puppet只运行含有指定tags的resources。trace
,profile
,graph
,show_diff
:用于debug agent运行结果usecacheonfailure
: 在master端无法返回一个正确的catalog时,是否回退执行上一个正确的catalog。默认是true,如果是开发环境,建议修改为false。prerun_command
和postrun_command
:在Puppet执行前后运行的命令,若返回值非0,则Puppet执行失败。
服务相关
runinterval
: Puppet的运行间隔waitforcert
: Puppet请求证书签名的频率。当agent端第一次启动时,agent会提交一个CSR(certificate signing request)到ca server,该证书可能是自动签名(autosign),或者需要人工批准,而这段时间无法预估,因此需要设置一个时间段,默认是2m。splay
和splaylimit
:为每次Agent的定时执行添加一个随机数时间,用于避免惊群效应的发生。daemonize
:是否以进程方式运行,配合cron使用时,应设置为false。onetime
: 是否执行完成后退出,配合cron使用时,应设置为true。
Server端
多数参数对于单机模式运行的Puppet同样适用。在CS模式下,这些参数应该放置在[master]下;在单机模式下,这些参数应该放置在[main]下。
主要参数
dns_alt_names
: Puppet Master可以使用的DNS主机名列表(alt表示a list)。agent用到的server
参数值必须和此参数或者server端的certname
匹配。注:该参数仅适用于初始化生成Puppet master证书阶段。
environment_timeout
: master从environment加载数据的缓存时长。设置为0,禁用缓存,为了更好的性能,可以将其设置为unlimited
,直到下次重启master才会重新加载environment配置。enviromentpath
: environment的查找路径,默认值:$codedir/environments
basemodulepath
: 所有环境的模块路径,会被所有的环境使用,默认值是:$codedir/modules:/opt/puppetlabs/puppet/modules
reports
: 选择处理report的hander,默认值是store
。
Server其他配置
pupept server除了puppet.conf
之外,还有拥有其他的配置文件,其默认的配置文件路径是:/etc/puppetlabs/puppetserver/conf.d
。这些配置文件使用HOCON格式,可以在保留JSON语义格式的前提下,提高可读性。在conf.d目录下包含以下配置文件:
global.conf
webserver.conf
web-routes.conf
puppetserver.conf
auth.conf
master.conf (deprecated)
ca.conf (deprecated)
例如,常见的几个参数配置有以下:
puppet-admin
:授权可以访问admin接口的clientjruby-puppet
: 调优JRuby时提供更多细节信息JAVA_ARGS
: 设置Puppet Server的内存分配。
总结和建议
相比Puppet2到Puppet3的版本升级,Puppet4不仅是纯粹的新功能和性能提升,更像是对Puppet的全新重构,摒弃了过去留下来的历史负担和诟病。但是,Puppet4所带来的不兼容性,导致对于Puppet3用户,尤其是Puppet 3.3版本之前的用户,若想要把线上的业务代码升级到Puppet4,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。
分享我们的升级经验:约在16年初,我们将线上的Puppet版本从3.3升级到了3.7,并提前使用了future parser特性(Puppet4中的parser)。16年9月,我们使用了半周时间完成了对Puppet4升级调研并给出调研报告,在Jira上列出计划和任务分工,实际使用了一周时间完成了96 Puppet Module代码更新和测试,并在生产环境上线。
因此我们的建议是:即使Puppet4令人激动人心,但配置管理系统的升级一定要谨慎对待,提前做好计划和回滚方案,充分测试,分步骤操作。
参考文档
Last updated